据北京日报报道,中关村管委会日前发布的创业发展报告中披露显示,中关村新创办企业数量在 2011 年已突破 4000 家,创业活跃度甚至超过了十年前互联网热潮时的水平。报告称创业者中 65% 的人是为了“实现自我”而投身艰苦创业。

    报道称,创业团队的项目被科技博客 36 氪报道后,第二天便有好几个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投资人找上门来,从美国留学回国创业的尹桑(36 氪报道的项目“一起唱”)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的创业项目在中关村能享受一回被资本“追”着走的待遇。

    2011 年中关村当年新创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17%,而 2011 年天使基金规模是 2010 年的 3.48 倍,同比增长 248%。资本增速超过创业项目增速,中关村创业发展进入了以创业项目为导向的时代。

    在中关村创业者中,有创业理想、为实现自我而创业的创业者比例高达 65%,远高于《2011 年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》中全国机会型创业者的比例。在中关村最具优势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业领域,34 岁以下的青年创业者已占到 47%,接近五成。

     

    北京日报认为,中关村孵化器创新模式与硅谷同步。被科技博客 36 氪报道后,隔天便有意气相投的投资人找上门来,这是 36 氪 + 提供的从媒体报道到深度创业服务的“虚拟孵化”内容的一部分。

    在早期孵化方面,硅谷有 YC、Tech Stars,中关村有创新工场、常青藤创业园;在创业者开放办公方面,硅谷有 I/O Venture、Hacker JoDo,中关村有车库咖啡、3W 咖啡;在创业媒体方面,硅谷有 Tech Crunch,中关村有36氪;在创业者网络社区方面,硅谷有 Angellist,中关村有36氪+、天使汇、创投圈等。

    由于孵化主体和服务形式越来越丰富,中关村逐渐形成了与硅谷同步的孵化器创新模式,孵化器向领域专业化、服务细分化的方向发展。

    原文:http://www.36kr.com/p/203002.html